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国家影像工程——七集大型超高清纪录片《新三峡》已进入收尾阶段。回眸和总结这两年来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和大家分享创作上的艺术感想,为今后的纪录片艺术创作提供些许经验,颇有意义。
在前几期,我结合《新三峡》的创作,和大家谈了纪录片艺术中纪实和审美关系的一点感想。本期我来谈谈影视语言中音画关系这个一直让影视艺术工作者纠结的话题。
当今与人类生活最紧密的艺术门类莫过于影视艺术,人们教学运用的主要载体是多媒体课件,社会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是影音作品和手机、电脑网络。这说明在影视平民化时代的当下,影视语言已经成为当今艺术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更成为当今社会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的最主要媒介。这也说明人类的语言形态由原始蛮荒的口耳肢体语言,经过文明抽象的文字语言,演进为当今形神具备的视听语言。
1、影视语言概述
影视语言也叫视听语言,是指根据人们的视听觉心理特点、利用视听觉信息转载媒介,作用于人类视听感官的影音语言形态。
它不同于人类现实交流中面对面的、无法脱离交流主体的口耳肢体语言,它是可以脱离交流主体、可以进行艺术创造加工的语言形态;它也不同于抽象的文字语言,它是可知可感的如同现实生活中一样真实的语言。
视听语言源自于电影艺术,经过历代电影艺术家们的不断试验、不懈追求,以及广大受众的积极适应、能动学习,视听语言由纯视觉语言发展到视听结合的成熟语言形式,从再现现实生活视听现象的求真语言形态、发展到表现现实生活视听经验的艺术语言形态。
影视语言的艺术特性及功能主要体现在电影上,传媒特性及功能主要体现在电视和互联网上。纪录片则结合了电影的艺术性和电视的传媒性,是客观反映影视语言特性的影视艺术体裁。
这一点在《新三峡》这部七集超高清纪录片中尤其得到显现。《新三峡》不仅以高度的国家使命感,用影像为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千秋工程做纪录,并以精美的艺术性,把新三峡的新、变、美,展现给大家,把三峡精神传播于世界、传承给未来。
2、相辅相成的音画关系
关于影视语言中视觉、听觉这两个构成因子的关系亦即音画关系,一直争论至今,却依然存在不甚明确的界定。究竟是视觉画面为主、听觉声音为辅,视觉主导着听觉?还是视觉、听觉没有主次之分,不存在谁主导谁的问题?
以本人管见,在电影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直以来确实是以画面为主、声音为辅更多见。
这一是因为电影艺术诞生后的较长一段时期,是以无声电影存在的。虽然在有声电影出现后,发生过电影创作牺牲画面迁就声音的现象,但是那早已被电影人判为了艺术死刑。
第二个原因就是电影的承载和播映媒介——胶片和银幕,能把现实世界存在的景物完美的再现给我们。而人类视觉的信息接收要比听觉接收重要得多。当今的电影虽然很少有胶片了,但是高科技数字摄像机也已接近了胶片的清晰度。
而电视艺术由于其脱胎于广播艺术,再加上电视艺术传统的载体磁带、传播终端的电视屏幕、信息传输中的信号衰减等因素,造成电视不可能像电影那样可以完美展现现实世界生动美丽的景色。所以一直以来,电视艺术则更多的呈现出听觉平等甚或大于视觉的状态。虽然高清数字摄像机和电视机能接近胶片的清晰度,但是家庭观看电视和影院观看电影还是有着无法等同的艺术感受。
但是可以预测,随着数字技术介入影视艺术创作中,影视合流已是必然。视听语言也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更加完美,视觉和听觉的关系也更趋于相辅相成的融洽状态。
3、音画关系在叙事上的具体表现
任何艺术门类的质量提高和不断发展,都离不开自身艺术语言的不断演进和完善,影视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视听语言的音画关系争论至今,依然不甚明确。下面我们再从叙事的层面来具体探讨一下视听语言的视觉和听觉这两种艺术元素的关系:
由于影视艺术的画面和声音是既相互合作又可以各自独立的两个元素,从而产生了在单一叙事艺术中不会遇到的问题——叙事的组合和优先级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讨论优先级的问题,也就是视觉画面和听觉声音在视听语言叙事中谁更重要的问题。
与单一叙事艺术不同,影视艺术是一门视听综合的艺术,所以必然存在各种叙事媒介之间以什么样的规则来协调以及优先组合的问题,这里的优先级是指在多种媒介以不同的方式配合时,观众的信息获知主要是受哪一个决定的。
那么在影视艺术中,到底是视觉引导听觉还是听觉引导视觉呢?
电影是视觉占先的艺术,一个更加客观和物质化的原因似乎更有说服力:在一个主要由画面和声音的剪辑来组织叙事的艺术当中,画面确乎占有比声音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我们人类接受信息的百分之七十是靠视觉完成的。画面在电影当中给予我们的信息量必然占着主导地位,声音叙事的功能要小于画面,往往是画面给予了我们决定性的信息在先,声音再给予次要的信息辅助理解,比如背景声、动作声、背景音乐的声音等等。当视觉和听觉处在同一个故事层面的时候,画面给予的视觉信息是电影的主导要素。声音可以异于画面,但是必须和画面协调,不能产生逻辑上、心理上的不符实际的冲突。这充分说明了视觉和听觉这两种叙事媒介在电影艺术中的关系:有合作,也有独立。但是不论是合作还是独立,都必须遵守视觉为先、视觉覆盖听觉的基本要则。
我们从叙事层面再次证明了视听语言在电影艺术创作中,视觉的确优于听觉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在电视艺术中,听觉可以优于视觉呢?
这除了前文说的电视在画面上对视觉冲击力弱以外,也和观众接受观看的环境和方式有关。看电影是在相对封闭的电影院中,且光线幽暗,环境安静。因此,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受到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只专注于银幕上的电影叙事中。
而看电视则不然,看电视一般在家中,和亲朋好友一起边聊天边观看。这样,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就不可能专注于电视屏幕上的电视叙事了。而我们人类的视觉比听觉对外界干扰的反应要更加的灵敏,也就是说,视觉稍受干扰就会造成信息接收的巨大丢失。但是听觉相对来说抗干扰的能力比视觉要强得多。
声音艺术学中有个著名的“鸡尾酒效应”,说我们可以在巨大的噪声环境中听到自己想要听到的声音信息。基于这种人类生理的现实,为了电视艺术在信息传达中的有效信息量的最大化,电视艺术创作者就采取了听觉重于视觉的叙事策略。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作为同样属于视听综合艺术的电视来说,它也非常的想拥有像电影艺术那样的受人膜拜和尊敬的感觉。
在纪录片中,音画关系的平衡是介于电影和电视之间的。纪录片的视觉和听觉元素,是平衡的、同等重要的。画面给了我们真实的生活记录、场景记录或者再现,声音在情绪、节奏上为我们增强了艺术效果。
以上论述只是我个人的浅显认识,纪录片艺术在众多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中,正在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视听语言的表达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变化。
随着我们的七集高清纪录片《新三峡》和观众见面的日益临近,它所呈现出的艺术表达手法以及精彩内容,相信会给纪录片同行带来些许启示,给广大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