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 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
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既要有速度,也要有质量。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宣示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吹响了“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的号令。
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以“建设幸福平安、争做全市标杆”为目标,集中力量办大事,万众一心克万难,走出了一条通向小康生活的阳光大道。且看,老百姓脱贫背后那些辛酸的故事,他们的信念是什么?靠什么从贫困户变身致富能手?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一个在平安乡扶贫干部及老百姓心中“响当当的人物”,从贫困户到养猪场老板,再到成立克朋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平安乡名符其实蔬菜“大王”,平安乡文昌村村民喻德兵的两次创业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成为佳话。
摄制组驱车穿过文昌村委会,沿着一座山往上盘旋,弯弯曲曲的柏油马路像是一条条黑色的绸带,连接着现实与梦想。一路上,向导给我们介绍即将见到的主人翁,摄制组人员很是惊讶。当汽车穿过一个大门时,喻德兵热情地走了过来,一米七几的个儿,但身材十分魁梧,一双又大又厚的手,像钳子一样,衣服上布满了灰尘。
院子里面矗立着几栋崭新的楼房,喻德兵介绍说,这是他新建的养猪场,下个月开始养猪,今年预计能够出栏6000头肥猪。
今年43岁的喻德兵是奉节县平安乡文昌村人,以前常年在广东打工,每月挣得的费用除去生活开销后所剩无几,两个小孩上学的费用更是家里一笔沉重的负担,经常入不敷出。随着大儿子上了高中,学费和生活费激增,2010年,喻德兵一家成为了贫困户。
2010年底,喻德兵回到老家,看好生猪养殖这个契机。经市场调查,他开始在重庆荣昌引进6头母猪发展养殖。最开始,生猪市场并不景气,辛辛苦苦建起的圈舍,没能够给他们带来效益,还让整个家庭变得更加拮据。
当时没有资金,喻德兵就找亲戚朋友借;缺乏养殖技术,就向乡畜牧站技术人员请教;遇到不懂的问题,四处讨教,直到明白为止。2013年,生猪市场逐渐好转,喻德兵筹资建起400平方米的养猪场,达到了年出栏30多头的规模,收入3万多元,养猪场逐渐走上正轨。
尝到了甜头的喻德兵决心扩大生猪养殖规模。2014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再次扩建了2000平方米的圈舍,存栏生猪达到了400余头,一年纯收入40余万元。不仅脱贫了,还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楷模。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为了帮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2015年,喻德兵成立奉节春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采用“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与900户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其中贫困户53户。公司先提供猪仔、养殖技术给贫困户,统一提供配料、保险,并按照高于市场价每斤0.2元收购;同时,公司为8个农户提供务工性岗位,平均每人每月增收2950元,真正实现了养殖户的零风险。在他的引领带动下,平安乡发展养猪产业的农户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
从脱贫到致富,并不只是一步之遥。喻德兵靠的是“勤劳”的法宝,新建养猪场有三层,而且还有电梯,大部分的砖瓦全是靠自己一家人挑上去的,只是为了节约一些资金。喻德兵一家能够吃苦耐劳,他的父亲七十多岁了,还能够肩挑二三百斤的砖,而他的力气更是大得惊人。一个人的力气固然是有大小,但喻德兵一家靠的是一个“拼”字,长年累月干重活,自然也就成为了大力士。
2016年,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粪处理却成了大问题。喻德兵思前想后决定把粪污跟农业结合起来,他试种了134亩蔬菜。刚开始,缺乏经验,更不懂技术,仅仅依靠传统种植方法,导致产量低。为了提高种植技术,勤奋好学的喻德兵白天种菜,晚上去学习经验,渐渐地也成种植“专家”了。
2017年底,喻德兵种植的红薯、白菜、辣椒艳青、虎皮椒、鱼腥草、茄子、土豆、辣椒艳椒11号等得到了中国绿色食品开发中心的认证。目前已与重庆双福商贸城和重庆首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
“光靠自己肯定不行,关键还是党的政策好。”喻德兵的养猪场自筹202.2万元,财政补助200万元;克朋农机专业合作社自筹了166.65万元,财政补助268.35万元;政府还经常聘请专家、举办培训为他提供技术指导。说到这些,喻德兵的眼睛已经湿润了......
一手抓养殖业,一手抓种植业,喻德兵走出种养结合的致富路,成为平安乡扶贫攻坚战线上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