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的味道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5-06-03 17:05:00
出差数日,吃多了川江两岸的麻辣口味。突然,一天早晨想念起北京的炸酱面来,这一想便一发不可收拾,北新桥的卤煮、隆福寺的灌肠、姚记炒肝、牛街羊腿……各种味道统统涌了上来。回京当天,便放下行李直奔小吃。
各种京味美食轮流吃遍之后,又想念起麻辣鲜香的重庆味道了。
若干年前制作过一档节目,请了李谷一、阎肃、苏叔阳、王鲁湘等一帮大家谈乡愁。聊到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时,原本的高端访谈节目瞬间就跃身为了美食节目。大家都认为,“乡愁”就是你最想念的味道。
离家久矣,思乡最强烈的感觉恐怕就是齿间的跳跃。云游四海,旅途中记忆最深刻的恐怕还是舌尖的感触。而美食从来都是与美景相辅相成的,旅行中如果忽略了美食那再好的景致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到三峡旅游一定要多吃并吃好!积极响应习大大的话,“外出旅游要少吃泡面多吃当地的美食”。
那么,问题来了。峡江两岸的醉人风光中,哪里的美食最令人回味呢?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食客嘴里又有一千种味道。正所谓“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这里且不作美食推荐,只把我记忆深刻的味道略作表述罢了。
首先是烤鱼。川江两岸,著名的烤鱼招牌不计其数,然而最正宗的当数巫山烤鱼了。口味自不必说,腌好的鱼烤得外焦里嫩,然后再放到盘中加红油浓汤炖出香气,那香气中彰显着烤鱼宗师的气魄。更重要的是,在巫山博物馆珍藏的东汉庖厨俑中,有几个萌态十足的大叔正在制作烤鱼。一想到人家巫山烤鱼的历史都有近两千年了,吃巫山烤鱼就等于回味历史。
有人说,巫山烤鱼现在遍地都是,何必非到巫山去吃?问题就在这儿,满北京大街小巷的巫山烤鱼、万州烤鱼、重庆小吃、川渝美食,这些其实都是开县人干的。
重庆开县,素有“打工第一县”之称,据说最多时有近50万人外出打工,而这些打工行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重庆风味小店。这些小店大多火热爆棚,一来是因为重庆味道深入人心,二来是因为开县人制作各种重庆美食也是得心应手。
这一点我们在开县得到了印证。汉丰湖畔的万人大排档,无论是烤鱼、烤兔、烤羊腿、柴火鸡、老火锅各种美食应有尽有,从这点来看说明开县人在外经营重庆美食是经验在丰富不过了。
而忠县人的味道则深藏在这个地窖中。忠县豆腐乳始于唐宋,盛于明清。1924年就被誉为“忠州特产”。1958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土特产品”。
这大罐小瓶的豆腐乳看似平常实则大有讲究,且不说那三年酿的和五年酿的在口感上有何不同,单说此窖中发酵所用菌种据说还是雍正十二年的呢!
美食从来也不缺美丽的传说。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临江(忠县)城边有位刘三娘开着一家豆花店,三娘心善,某日偶然救了一只白鹤,白鹤仙子为了谢恩便赐其一口甜水井,用这井水做出的豆花鲜香可口,食客趋之若鹜。不想却因此引来村里恶霸,打伤了刘三娘的儿子,强占了水井。刘三娘守着重伤的儿子日夜啼哭,无暇理会切好的豆腐。待数日之后,儿子伤势仍不见好,三娘想起来切好的豆腐块,跑去一看,豆腐早发霉长毛,三娘见状更加悲伤。此时白鹤仙子飘然而至,惩治了恶霸,治好了三娘的儿子,又对着发霉的豆腐念偈道:“长霉心莫焦。装坛加佐料,待到六月后,满城香气飘。”说完又飘然而去。刘三娘便找来坛子把长霉的豆花块放进去,加进盐水、白酒和陈皮、八角等佐料,用泥巴把坛口封好。六个月后开坛,只觉清香扑鼻,尝一口,味美香甜,便取名叫“霉豆腐”,因为泡的盐水好像乳汁一样,所以又叫它“豆腐乳”。
民间土灶,路边小食,往往意味深远发人幽思。这些小吃比不得那些金馔玉食可以登堂入室,却牢牢占据着人们记忆中最敏感的部分。
去年冬天在奉节拍摄时,全部的呼吸都是脐橙的味道。山上是脐园,江边是橙摊,农家的小孩子以橙为食以橙为伴,终生怕是都不会忘记这种刻骨铭心的气息吧。
记得那次出差在火车上,总导演杨书华老师突然文思泉涌,在几张餐巾纸上挥笔写下首《梦回三峡》,后来某次酒酣之际又自己谱曲唱念吟咏,令人赞叹。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四句:
村口的黄桷树
江边的桔子花
爷爷的老烟斗
奶奶的盖碗茶
这四句不但画面感极强,而且充满着浓浓的味道——黄桷树嫩芽的清澈,桔子花和江水的芬芳,烟尘里祖辈的殷切,茶香中故乡难舍的情结……
离乡远行,总忘不了家的闲适;归来静思,又忆起旅途中的逸致。想来人类的情感不过如此,思念的内容也大至相同:故土、亲情、爱恋、离愁,而这些情绪都能在唇齿间留有痕迹,既饱了食客的口腹之乐,又达到了深遂高远的精神境界。这样一来,以后便可以名正言顺地说,我想吃这个我想吃那个了,因为悠思与怀古,都是我舌尖的感触。记忆中的家乡,就是我想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