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创作手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创作手记 > 正文
《断章新三峡——三峡情思》
作者:马文焱  更新时间:2015-09-07 17:11:00

      第二天黎明,日军又以左、中、右三方夹攻伤亡严重的七连,同样被我军击退。这时,久攻不下的倭寇出动了5架飞机,还搬来数门直射钢炮,对七连阵地狂轰滥炸。一时间草木焦枯、木石横飞、山堡被炸平,阵地上弹坑无数、血肉横陈。战斗中二排排长阵亡,迫击炮炮手全部牺牲,重机枪排伤亡惨重,技术兵幸存无几。第三天,日军在飞机支援下,继续向七连阵地攻击,七连掩体和工事破坏殆尽,但幸存的官兵仍在顽强战斗。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屈的是斗志,顽强的是躯体。第四天,第七边全连仅剩下70多人,官兵伤亡达四分之三……
      战斗异常惨烈。“弟兄们,积极报效祖国,死守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流尽最后一滴血!”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师长胡琏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日军向我坚守石牌山主峰大松岭阵地的另一个连发起冲锋。我军官兵痛击日寇,造成颇多伤亡,可我军战士们也减员过半……紧要关头,在石牌山的另一山峰——天台观战场,日军第三师团的中火田部队前来驰援,卡断了守军与大军的联系。天台观守军有一个排的战士,他们临危不惧,死守阵地。日军久攻不下,又更丧心病狂地调来飞机助战。战士们聚集在冬荆树下坚持战斗。飞机竟把冬荆树炸成秃桩,然而勇士们视死如归,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在杀伤敌人的同时全部战士壮烈牺牲……
      战斗,艰苦卓绝。在异常艰苦的日日夜夜里,将士们绝不退让,始终坚守阵地、坚持战斗!《中国国家地理》曾经这样描写在这场白刃战中战死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战斗中,中国投入兵力15万人,日军投入兵力10万人。日军伤亡兵力25718人,损失飞机45架,汽车75辆,船艇122艘;中国军队仅伤亡一万余人,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提到石牌山保卫战,今天的人们往往把它与转变欧洲战场命运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联系起来。这是转变民族命运的重要战役,为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立下了功勋。
      三峡,始终是一个关系国运的柱国之地。
      石牌保卫战的战场,在遥远的三国时期曾经打响过著名的夷陵之战。经此一战,不仅名不见经传的陆逊一战成名,更是继官渡之战决定北方命运、赤壁之战确定天下三分之后,将三国鼎力一锤定音。否则,之后的魏晋风度、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将无处上演。
      让人感慨的不止于夷陵。“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安史离乱中华,夔州这个偏安一隅的小城却发出了“家国天下”的忧患。这是振聋发聩的声音,更是诗史绝韵。
      让人感怀的不止于夔州。“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严颜,并著忠烈而名”、“以地边巴徼、意怀忠信为名”。忠州,义值千金,忠字为名。
      让人感动的不止于忠州。1275年,北元军兵进犯万州。攻牛头,杀宋将,迁宋民,铁骑兵围州城。万州守将上官夔在援军被击溃、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凭借天生城的险峻依然顽强抗敌。当第二年宋都临安被元军攻克,南宋灭亡后,以天生城为代表,大三峡地区的众多江城、山城依然坚持不怠,抗元斗争仍然连续不断!元军对上官夔说服无果,劝降无效,遂合围天生、数月城陷,上官夔壮烈殉国。
      地崩山摧壮士死!
      巍哉,大三峡。伟哉,大三峡。抗战时期,你是国门护卫。你哺育了坚强的人民,来自大三峡地区的钢铁将军、勇武战士是国共抗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大国对峙、三线建设时期,你承担起新中国战略转移的重任,成为存蓄国力、保存国本的希望所在。
      唉,巍呼高哉!
      当三峡工程以梦想一百年、论证四十年、建设十七年的成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的思绪又将怎样翱翔?
      这里有金色的长江,银色的大坝,绿色的能源;这里是贯通东西的大航线,走向世界的大本营。
      这里,是祖先生息的地方,是文明成长的摇篮。凝聚着我们往世今生的深沉眷恋。泪,可以为之淌,血,可以为之流。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0新闻资讯A
公司名称:中央新影国际传媒
办公电话:010-63943203
传  真:010-63943203
邮  箱:xsxszz@zyxygjcm.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西长安街复兴门西段)梅地亚中心写字楼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