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大剧院
在重庆,不管是南滨路上散步的大爷,还是江北嘴CBD的出租车司机,提起重庆大剧院时,往往嘴角挂笑。
在嘉陵江沿岸采风期间,有很多人文历史建筑让我印象深刻,它们帮我触摸传统文化脉络,感知嘉陵江文化魂魄,但也有一些现代化的建筑,给了我很大震撼,它们不仅让我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品质的蜕变,更让我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重庆大剧院便是这样的一座现代化建筑。
为了进一步挖掘重庆的码头文化,为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增添更多色彩,3月15日,我们来到重庆代表性的建筑之一——重庆大剧院勘景。每个城市都有它标志性建设,这些建筑就像一本书的封面,一部剧的主题曲,当我们提到这个城市,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多是其图腾一样的建筑。
大剧院所在的位置刚好在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处,所以远看,大剧院就像一艘在江上航行的帆船。可重庆大剧院总经理袁涛并不这么看:“十年前,我来这里工作时很不喜欢这座剧院的外形,太硬了,像坦克。”他直言不讳地说。
重庆大剧院是德国人设计的,从外形上看,线条硬朗结实,轮廓刚健有力,像一艘敦实的大轮船——尽管袁涛说它像坦克。或许在德国人的眼里,一切都应该充满规则和秩序。规则和秩序的最后往往会显得高冷而少了些温度,或者不接地气,然而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不与本土文化接轨,恐怕会显得太过特立独行。我猜最终之所以成为眼前的形态,应该是理性严谨与重庆本土文化一起碰撞出来的火花。
因为长江和嘉陵江,重庆拥有了港口,有了港口便有了码头,码头文化的兴起,逐渐成为重庆人文底色的一部分。曾经有重庆朋友告诉我,跟重庆人聊天时,如果不小心说了对方“不耿直”,那会是很严重的事情,轻则影响别人情绪,重则友尽。或许“耿直”也是重庆本土文化的一种体现,热情直白、不弯不拐、不屈不挠,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干脆磊落。
剧院内部观众席
袁涛告诉我,通常情况下,听交响乐的过程当中是不能鼓掌的,如果乐章太过精彩动人,最好是把激动和感谢留在全部乐章曲终之时再释放出来。这种不成文的礼节当然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放在码头上,的确会形成一些反差。
“早些时候,重庆观众来这里听交响乐,乐章之间总会爆发出掌声!”袁涛笑道。实际上,袁涛也是本地人,但他这么说时总带有自嘲的意味。对于“掌声”,袁涛并不介意。在他看来,掌声热烈,至少说明码头文化对于国际文化的到来,是拥抱的。
剧院内部结构
重庆大剧院于2009年建成,十年前的江北嘴周围还比较荒凉,然而今天站在两江汇流的对岸,从南滨路看过去,江北嘴CBD高楼林立,而对岸,正在建设中的“朝天扬帆”矗立朝天门码头。处在金融中心、商圈、江水的包裹之中,重庆大剧院就像一枚翡翠,镶嵌在两江交汇点,镶嵌在最为金贵的江北嘴顶端。如果坐船往来于江北嘴和朝天门之间,我猜那种国际化的气息一定扑面而来,甚至这种气息太过浓重而导致有一种压迫感。
重庆曾经被贴上过许多标签,类似于“内陆香港”“四倍纽约”“中国威尼斯”之类,但对于一座拥有独立性格的城市而言,这些描述都不准确。随着重庆经济地位的提升,一座城市对于自我的认知也越发清晰,重庆就是重庆,是中国的重庆,将来会成为世界的重庆。
在亘古至今,滔滔奔流的嘉陵江畔,一座具备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剧场,正在通过一出出或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交响乐和歌舞剧,或重庆盛行的码头文化和市井小调,为重庆这座山水之城注入深厚的文化灵魂。通过这座专业化的剧场 ,观众既可感受到重庆悠久而厚重的文化历史,又可以感受到与国际接轨的文化氛围。
今天的重庆人依然愿意走进大剧院,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也懂得交响乐中的礼节,但重庆人最为本土化的性格底色不曾改变。这一点,从面对大剧院时,人们嘴角的笑意中就可以察觉。将来,无论重庆怎样变化,我都由衷地希望码头文化永远不会消散。
或许,那些挂在嘴角的笑意,便是一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