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公司新闻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公司新闻 > 正文
《嘉陵江》创作手记之(23)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9-03-20 10:00:25
“潜庐”寻踪
      人到中年,一个“悟”字,浓缩了千言万语,对于我而言,大型纪录片《嘉陵 江》创作调研的过程,不仅如同一场用双脚丈量千里嘉陵江的旅行,更像是一场用心灵去感悟的旅行。
导演向村民询问“潜庐”的地理位置
      有些地方,如果不是参与纪录片《嘉陵江》的创作,此生大概不会有机会造访 , “潜庐”便是如此。纪录片《嘉陵江》关于人文精神这集里,主要讲述的是嘉陵江沿线杰出代表人物的故事。其中 冰心先生是我们要甄选的人物之一,而“潜庐”则是冰心先生在重庆歌乐山的故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笔 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她的众多文学佳作被世人作为经典传颂,“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是冰心先生的创作 信仰。她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华丽的词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 人无穷的回味,触动了很多读者的心灵,人们亲切的称她为“世纪老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笔法,对我现在写作 的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冰心照片
      初次知道冰心先生,是从我上学时一篇课文《小桔灯》开始的,我还依稀记得 文中的小姑娘把大红桔制作成了桔灯送给冰心先生照路的故事。小姑娘勇敢和乐观的精神感动了她,也感动了一代又一 代的小读者。放在20世纪40年代的大背景之下,这个故事体现了“人民正在热切盼望着革命的曙光”的深刻意义,小桔 灯就是光明和希望的火种。
小桔灯图片
      抗战时期,一心想为抗战事业做点贡献的冰心夫妇,带着一子两女来到战时陪 都重庆,投身到火热的抗战活动中。她在歌乐山上的旧居叫“潜庐”,她在那里度过了5年刻骨铭心的山居岁月,也是 她写 《小桔灯》的现实背景所在地。
冰心先生全家合影
      怀揣敬仰之心,一路通过导航的指引,来到了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的半山腰上 ,如果没有村民曾玉祥的带领,我们很难发现“潜庐”的踪迹:它周围长满了苍翠树木,山脚下就是清澈见底的嘉陵江 ,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远离尘世喧嚣。难怪冰心称之为“潜庐”——正有“静伏于此”的意境。
冰心先生“潜庐”周围的环境
      踏着石板路走进小院时,我有点失望。“潜庐”显然是不断被修葺过,一座二 层的小楼,旁边挂有“冰心寓所”的牌子,全然不是我想象的“故居”模样。目前,“潜庐”进行了商业外租,变成了 瑜伽馆。经过租户小陈的同意,我们进入了楼内,楼里的一面墙上挂着3张玻璃相框,内容是冰心先生的简介及关于《 小桔灯》的文章内容,其他再也寻不到关于冰心先生的遗迹及资料信息。
冰心先生寓所
冰心先生寓所牌
      我在3张玻璃相框前,驻足了好久,每个字都舍不得放过,在我的内心深处有 一种情节,究竟是对冰心先生的敬仰之情,还是对《小桔灯》中故事的感动之情,我也不能完全分清,但有一点是肯定 的,这是我与冰心先生最近距离的一次接触,因此倍感珍惜。
冰心先生简介
导演驻足观看与冰心先生相关的内容
      从村民曾玉祥那里得知,冰心先生当年在“潜庐”的生活比较清贫,白天打理 家务,照顾孩子,一般晚上才能写作。当年常有友人拜访,这些人都是文坛大家、学术先驱者,比如梁实秋、老舍、巴 金、郭沫若等。
导演采访曾玉祥
      漫步林中,走下陡峭的石板小路,我仍有些依依不舍,回头再看小楼时,失望 之感渐渐淡去,任何物件和遗迹终究抵不过岁月和风雨的打磨,留存也好,遗失也罢,只有那些伟大的作品和精神是可 以挣脱时光的束缚,代代流传。继而我的心头仿佛有千万盏小桔灯聚在了一起,豁然亮堂起来。
      我想,经过我们中央新影国际传媒的努力,在杨书华总导演的带领下,大型纪 录片《嘉陵江》也一定会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ABOUT US新闻资讯A
公司名称:中央新影国际传媒
办公电话:010-63943203
传  真:010-63943203
邮  箱:xsxszz@zyxygjcm.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西长安街复兴门西段)梅地亚中心写字楼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