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动态资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正文
倒计时8天!《新三峡》向科学家致敬!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6-30 21:09:37

倒计时8天!《新三峡》向科学家致敬!



      三十年光影沉淀,十年匠心打磨!由中国电影“华表奖”作品导演杨书华执导的国内首部大型3D纪录电影《新三峡》,距离6月26日全国公映,还剩8天!这部纪实力作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震撼的视觉效果,为我们呈现了三峡工程建成后的崭新面貌,带领观众穿越历史,揭开三峡变迁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在故事中体味发展与变化,在求证中感受科学与辉煌。这是《新三峡》的艺术追求,也是其价值取向!在《新三峡》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11位中国院士的倾力支持,他们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出发,为影片的创作把关把脉,让影片在专业性、权威性和科普性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拓展与提升。
      说起中国院士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叫郑守仁,是长江水利委员会原总工程师。
      自1993年受命主持三峡工程的工程设计,郑守仁的一生便与三峡大坝紧紧连系在了一起。20多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在三峡坝区度过,就连女儿出嫁这样的大喜日子,因忙于三峡工程开工,他也没能到场,送去一个父亲应有的祝福。他的家,只是三峡坝区的两个小房间,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平方米。然而,就是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他完成了230万字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技术》,以及200多万字的《长江三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这些著作,不仅是他对三峡工程的总结,更是他对水利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在郑守仁院士的水利生涯中,最令人瞩目的成就莫过于他三次成功解决截流长江这一世界难题。在葛洲坝工程中,他提出用"钢筋石笼"为截流龙口护底,大大减少了进占抛投料的流失,确保了大江截流一举成功。在三峡工程中,他更是成功解决了超大水深和软淤沙、龙口合龙单宽能量世界第一等重大难题,为国家节省了巨额投资,大大缩短了工程工期。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更彰显了他对水利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郑守仁院士一生淡泊名利,他将自己的奖金、稿费、讲课费等8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公益事业。他说:"作为一名水利人,能参与三峡工程是最大的幸福。只要三峡工程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里坚守一天。"这句话,不仅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然而,命运并没有因为郑守仁院士的无私奉献而对他网开一面。他和妻子都曾经患有癌症,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但是,即使身患重病,他仍然坚持边治疗边工作,常年超负荷、高强度运转。他的日历上没有节假日,作息时间表上没有白天黑夜。

 
      2020年7月,就在三峡大坝整体竣工前夕,郑守仁因病去世,逝世前,他始终没有离开过三峡大坝。
      郑守仁院士用自己的一生,守护着三峡大坝,守护着长江母亲河;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他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和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最美奋斗者"。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三峡大坝上,镌刻在每一个水利人的心中。

 
      在三峡工程建设中,有上万名像郑守仁一样的科技工作者,默默无闻,披肝沥胆,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倾注在这里,也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才有今天三峡工程的伟大成就。
      8天倒计时!6月26日让我们一起相约人民院线。向曾经参与过三峡工程建设的一万多名科技工作者,十万多名建设者致敬!

 
ABOUT US动态资讯
公司名称:中央新影国际传媒
办公电话:010-63943203
传  真:010-63943203
邮  箱:xsxszz@zyxygjcm.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西长安街复兴门西段)梅地亚中心写字楼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