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创作手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创作手记 > 正文
《三峡之变(七)——巫山云雨》
作者:张义  更新时间:2015-08-24 16:30:00

      巫峡中的云雨之多,变幻无穷,千姿百态,云态之美,雨景之奇,古往今来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最美概括。
      有人说,腾云驾雾似神仙。“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播雨之事。据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可见巫山的“山”之历史悠久。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重庆巫山,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独特的地貌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奇峰壁立,苍崖幽谷遍布,石美滩险浪急,名胜古迹众多,是长江三峡最璀璨的明珠。灵秀的小三峡、小小三峡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神女峰蜚声海外,神女溪幽深秀丽。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虽然很难看见水上的石美、滩险和浪急,低谷地带已经被历史所封存;然而,巫峡的奇峰壁立、遍布的苍崖、秀丽的小三峡等大美景观依旧,奇观绝景在高峡平湖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动人、神采飞扬,引人入胜……
      巫山,是重庆的东大门,是长江三峡的咽喉,是三峡库区的重镇。巫山历史悠久,古迹纷呈,资源丰富多彩。早在204万年前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204万年前的“巫山人”龙骨坡文化遗址、大溪新石器遗址等构成了巫山厚重的历史文化。人类起源的考证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停息,在这里,或许还有更大的发现。
      在这样厚重的历史文化面前,巫山云雨显得更加唯美动人,实属罕见。这是我们《新三峡》摄制组一年四季守候拍摄的理由。也正是这样,全世界的摄影爱好者、科考家、旅游达人等一如既往地纷至沓来,在不同的视角齐聚巫山云雨,时间长了,巫山人似乎都对摄影艺术有所心得和体会,在拍摄期间成为摄制组最好的向导,为我们减少了踩景选景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拍摄效率。
      早在唐宋时期,很多著名诗人就饱览过巫山云雨,并留下了千古绝唱。如唐朝诗人李白的《江上寄巴东故人》:“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在李白心里,从汉江到长江,记忆最为深刻的景色,莫过于巫山云雨。宋朝词人李珣对巫山云雨绝对谈得上情有独钟,他的《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等很多作品都是描写的巫山云雨。可见,巫山云雨在唐宋等时期的至高知名度。
      由此可见古代文人骚客的地位之高。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人类的社会文明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爆炸式地延伸。同时,影视艺术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纪元时代,视觉盛宴已经被世人所追求和期待,这也体现了优秀影视作品的综艺性和科学性。如果我们能够把《新三峡》制作成一部跨时代的精品力作,也许在几千年以后,后人能够通过《新三峡》影片考证三峡工程的千秋伟业。当然,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融入的是很多人的智慧;投入的是“真枪实弹”;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收获的是快乐;撒满的是希望。
      巫山云雨之所以被古往今来的人所关注,是因为云雨中有着别样的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巴楚文化和移民文化构成了巫山独具风貌的人文内涵,也是三峡库区的文化典范和代表。
      “巫“是人与神的媒介,是人类早年智者的化身,是原始人类民族部落首领政巫三合一的称呼。《楚辞》是巫文化的大汇集,《山海经》是最大的巫书,远古巫山是“巫”和巫文化最辉煌时期所在地,是人类由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的演进轨迹。
      神女是民族文化中独具风采的东方美神和爱神,是女性美及人间情爱的化身和象征,激发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奇想和灵感,无不吟咏神女并赋予独到的人文内涵。
      远古时期,先民由峡外流向峡内,本土先民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而从峡内走向峡外。楚文化不断地播化到巫山地区,与巫文化、巴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巴楚文化。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湖北战乱频繁,八大王洗四川后,历史上出现了二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而今,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把巫山变成了移民大县,10年麓战,10万移民大搬迁,形成了感人肺腑的三峡移民精神。
      巫山云雨,既是美景,也是一种精神;没有文化内涵和精神的云雨一定是过眼云烟。
      这就是《新三峡》所要追求的!
30新闻资讯A
公司名称:中央新影国际传媒
办公电话:010-63943203
传  真:010-63943203
邮  箱:xsxszz@zyxygjcm.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西长安街复兴门西段)梅地亚中心写字楼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