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创作手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创作手记 > 正文
守护中华鲟
作者:苏铜  更新时间:2015-06-09 14:43:00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称自己是海洋牧民,每当落潮滩涂浮出水面时,都会乘渔船赶往“海洋牧场”。
    “其实,那里更像一片海上沙漠”崇明岛中华鲟保护站刘主任说。
    牧民,海上牧场,沙漠?他们口中的这些词汇紧紧吸引着我们,但这些又和中华鲟保护有什么关系呢?对于我们的疑问,刘主任只是神秘的笑笑说“你们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带着这些疑问,5月23日《新三峡》摄制组一行5人随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一同探秘这片神秘的海洋牧场。
    平时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去海上工作,都是乘坐一旁的小渔船,但这次为了协助拍摄特地改乘吨位稍大的海监船出海。由于渔政船吨位较大,需要一条很小的橡皮艇把我们摆渡过去。我原以为只能乘坐4个人的小艇,却被船老大信心满满的塞了8个人。
    这条小艇上塞了8个人
    小艇上的导演于帆,看起来有些紧张。不过紧张是多余的,对于渔政船的工作人员来说这太正常了。
    这次带我们出海“放牧”的渔政船,刚出海没多久,工作人员就接到渔民的救助电话,说刚刚误捕了两条小中华鲟,长约12-15厘米,接到这个电话后渔政船马上改变航向去和渔船汇合。
    于导和保护站的工作人员研究拍摄方案,既然遇上了,那肯定是要拍的;救助的流程还是要提前了解一下。
    等待和渔船汇合的保护站刘主任说,经过多年宣传,渔民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如果误捕到中华鲟会第一时间给保护站打电话。为了节约时间,工作人员都会立即乘船去和渔船汇合,在海上进行救助,虽然辛苦但保证了救助的成活率。因为今天天气不好,晃动较大,在海上靠帮有些难度,大家都比较担心。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每一条中华鲟,每一步操作都尽可能的小心,防止小鱼受到二次伤害。随着今年在长江口水域发现中华鲟的次数增加,他们的救助工作也逐渐多起来。经他们救助的中华鲟成鱼的成活率达到100%,这是个让人骄傲的数字,然而这背后是他们无数的汗水和努力。
    由于渔民及时联系到保护站工作人员,两条中华鲟幼鱼并没有受到伤害,很健康,它们将被带回基地接受进一步的检查,最终将被重新放归大海。能够发现并救助到中华鲟,对每个人都是很开心的事情,完成这项工作后我们回到渔政船继续向海上牧场进发。
    远处的那片滩涂就是海上牧场,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愈加荒凉。他们每个月大部分时间都会来到这里工作,除了留心潮水,孤独和寂寞是他们谈的最多的。要下到那片滩涂确实不易,要先乘小艇抵达滩涂,然后在泥沼遍地的滩涂上徒步行进两公里才能到达。下船前我们尽管精简了设备并携带轻便的摄影机,但真正下到水里依旧困难重重。
    由于水太浅,大船过不去,所以还需要摆渡的小艇把我们送上滩涂。快到岸边的时候水很浅,小艇也过不去,就得下船徒步走过去了。我们穿着沉重的橡胶防水服在海水中艰难前进,脚下可不是沙滩,而是十几厘米厚的淤泥,体力消耗很大,身上很快就大汗淋漓,湿漉漉的黏在身上。
    这是一条滩涂排水的海沟,水流较快。涉水过程中的摄制组成员,在浅滩中艰难跋涉后终于抵达岸边。
    这就是海洋牧场,当被告知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时,心里不免有些失望,更多的是疑惑。在我们想象中,海洋牧场应该是遍地螃蟹,跳跳鱼,或者很多海带之类的才对,然而这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沙滩还是沙滩,没有人烟没有生机。面对我们的疑问,刘主任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让我们继续往前走。在沙滩上走了将近两公里后终于看到一片片类似竹林的东西,一根根竹竿整齐的排列在浅滩上。
    “这就是我们的海洋牧场”刘主任说。
    原来答案就在这些竹竿底下,这片水域由于工业污染及过度的捕捞,海底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毁灭性破坏,形成一片片“海洋荒漠”(刘主任口中经常出现的词,意思是海底水生生物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海底水生生物如贝类等几乎消失,而这些生物却是保护中华鲟的另一个关键:它们是中华鲟主要的食物来源。这些插在海底的竹竿,可以为这些贝类及其它小鱼小虾提供一个庇护所,帮助尽快恢复海洋底层的生态环境。
    这些竹竿是他们前几年插下去的,现在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我们拍摄时,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的工作着,他们用简单的工具检查海底生物的数量和生长情况,并进行详细地统计和记录。“看这些小鱼就是中华鲟的主要食物”刘主任指着铁锹中的一条小鱼兴奋地告诉我们“我们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确保中华鲟来到我们这里吃得饱,饿不着”。
    这条不起眼的小鱼是中华鲟在这片水域生存的希望,也是保护站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晶。他们每年都会在这片海洋的荒漠上插下一根根竹竿,“海洋绿洲”的规模也在一年年扩大。一天的工作结束,我们一同踏上回家的路。一年又一年,他们在这片滩涂留下自己的足迹,潮退而来潮涨而去。几个人却拥有伟大的力量,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鲟一定会在这片古老的水域里繁衍生息下去。
30新闻资讯A
公司名称:中央新影国际传媒
办公电话:010-63943203
传  真:010-63943203
邮  箱:xsxszz@zyxygjcm.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西长安街复兴门西段)梅地亚中心写字楼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