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我们的摄制组来到嘉陵江源头自然保护区已经有一周了。一口口呼吸,一步步脚印,一条条车辙和一个个镜头,让我们对这片土地越来越熟悉,对她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浏览了这几天拍摄的素材,张导认为我们对秦岭溪水里特有的生灵——秦岭细鳞鲑的拍摄还不够精细到位,于是我们决定继续跟拍补拍。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嘉陵江“龙头”的下方河道时,我们已经在江边架好了摄像机。
这一河段是秦岭细鳞鲑较为聚集的地方。虽然清晨的河道最是清澈明亮,非常适合拍摄,但我们发现,由于水温较低,鱼并不是很活跃。为了拍出鱼儿戏水的效果,摄影师想了很多办法制造场面。例如向水中投入小石子激起水波促使鱼儿游动,抛洒饼干屑让鱼儿快速聚集抢食等等。就这样,我们抓拍到了许多精彩的瞬间。
秦岭细鳞鲑
据说在秦岭分水岭另一面的黑龙潭里,还有另一处秦岭细鳞鲑的聚集地。于是,我们冒着正午的烈日驱车来到了黑龙潭。
在神沙河林场场长苏帆的热心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座石桥下。在溪边,我们不仅拍到了细鳞鲑聚集的盛况,还在河中央的卵石上拍到了一只棕红色的蟾蜍。
蟾蜍就是大家俗称的癞蛤蟆,在我们的镜头下却显得格外可爱。它们的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保护,使得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所以,它们的出现,就意味着这一带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
我们还在河边发现了珍稀的植被,秦岭党参和五味子。
秦岭党参
五味子是十分名贵的中药材,它在成熟之后果实会变成暗红色。把果实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后使用,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五味子
与我们同行的苏帆场长,嗓子已然沙哑,介绍起这一带的生态状况却是滔滔不绝。苏场长在林场工作已经24年了,所居住的工作站直到前年才通电。回忆起过去艰苦而难忘的岁月,场长却满脸笑容。他说,这些年山上的野生动物种类越来越多,植被也越来越茂盛丰富,看着生态一年一年变好,他的内心充满了希望和自豪。
张导与苏帆场长同龄,两人一见如故,聊着聊着就成为了好朋友,离别时还互赠了手工拐杖和帽子以作纪念。
返途中,我们在秦岭南北分水岭再次停留,拍摄了带秦岭牌坊的延时画面。
这些日子里,我们在嘉陵江源头认识了许多像苏场长一样长年累月坚守在基层岗位的工作人员。多年来,正是他们的默默努力才使得嘉陵江源头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真希望纪录片《嘉陵江》早日问世,可以向更多人讲述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