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纪录片《嘉陵江》完成十集大纲后,我分到第五集《水运江湖》的选题,这一集主讲航运。最初对航运这一集的大纲梳理,我打算从“码头风云”、“水运兴市”、“人江相依”三个方面来写。之所以选择这三个方面,第一是希望营造出沿江城市特有的一股市井气、江湖气,第二是想讲述昭化、阆中、磁器口这些因水运而兴的古城古镇的前世今生。
写着写着,我发现我对于“市”的切入点都是美食——昭化九斗碗、阆中二十四节气宴以及重庆磁器口的喜舍中餐等等。
昭化九斗碗
阆中二十四节气宴之大寒盘
喜舍餐食餐厅
“为什么?”同事问我。
“因为采风的时候吃着了,而且对这三个地方的美食印象深刻。”
我自认为对吃不怎么感兴趣,但是转念一想,在这三个地方之所以吃得那么回味无穷跟水运有关系。嘉陵江是沟通长江与西北的主要水道,而广元昭化是嘉陵江1345千米中从上游进入中游的重要节点,嘉陵江、白龙江、清江在此交汇。昭化是古蜀道金牛道上的要冲,同时也是嘉陵江航道上的著名渡口。九斗碗也叫坝坝宴,是四川地区汉族特色菜肴之一,昭化九斗碗经过传承和改进,现有九大菜别:炖腊猪脚、炖土鸡、粉蒸排骨、刀尖丸子、坨子肉、烧白、酥肉、粉蒸肉、龙眼肉。2018年10月,《嘉陵江》跨媒体行动采风的时候,我们坐在昭化古城的乐楼里享用了这场九斗碗宴席,上的都是横菜,我突然感觉到了昭化宣传语的力量:“到了昭化,不想爹妈。”水运带来市镇的繁荣,有了经济基础后,吃饱喝足才能进行上层建筑,使得昭化成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经4000多年的演变,成就了今天的古昭化镇。嘉陵江是广元的母亲河,随着昭化广元港的建设完成,从昭化流向下游的嘉陵江水又将迎来黄金水道的航运复兴!
昭化鸟瞰图
阆中鸟瞰图
磁器口鸟瞰图
接着说四川阆中,它处于嘉陵江中游。据了解,在20世纪中期以前,一直是嘉陵江上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水运中转码头。阆中有一位名人叫落下闳,他是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创制《太初历》,将二十四节气纳入中国历法体系。今天,在阆中,往来的游人可以品尝到二十四节气宴。每个节气的食俗不同,把二十四节气做成二十四道菜,其文化之考究,工艺之精湛让我感到惊艳不已。同样,重庆磁器口是嘉陵江下游最大的商埠,当我们在磁器口采风时来到喜舍餐厅用餐,发现这里的食物是“中西合璧”的——法式的摆盘与当地的食材,使得每一道菜肴既可观又可口,这种文化包容与手艺融合,体现了“水运兴市”下的美食特征——博采众长。
因为水运便利,昭化、阆中、磁器口,成为物资汇聚、人才聚集的繁荣之地。天南海北的食材加上有手艺精湛的大厨,开放的思想与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自然能做出各种美味盛宴来。
美食,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记忆。这些关于美食的记忆让一座城市变得鲜活起来,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变得丰满起来。我想,作为纪录片《嘉陵江》的一名导演,如果我从美食切入,传达美食背后的历史与人文底蕴,更能让观众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基因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