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公司新闻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公司新闻 > 正文
杂记磁器口——《嘉陵江》创作手记之(30)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9-03-27 10:16:15
      2019年3月19日,纪录片《嘉陵江》摄制组开始了在重庆磁器口的拍摄。对于有关水运主题的这一集来说,磁器口是一个很重要的拍摄点。据了解,磁器口曾是嘉陵江下游重要的大商埠,最鼎盛时期,各类商号、货栈、作坊等达到2000余家,码头商旅川流不息,米帮、煤帮鱼龙混杂。如今的磁器口,每天挤满天南海北的游客,人们摩肩接踵,街道水泄不通。
      因为有着大时代这样宏大的背景,在审视一座城市时,人们大多会将目光投向那些与城市有着或多或少关联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
      据介绍,在历史上,诸多名人都曾在磁器口驻足,谱写了不朽的巨著,奏响了恢宏的旋律,为磁器口古镇深深地铭刻下了一串串珍贵的历史足迹。当我走在青色的石板路上,看着路两旁带着历史印记的老屋商铺,恍如走进历史,穿梭于时代长河之中。
      然而,那一个个金戈铁马、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并不能造就今天这座有着自己独特韵味的古镇,也并非磁器口这座古镇的常态。磁器口历经千年,从古时的“白日里万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到今天的重庆“新巴渝十二景”,更值得我们书写的是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辈的默默付出的平凡者。这些“沉默的大多数”身上蕴藏着宏大时代的印迹,他们平凡的外表之下,是每个参与磁器口这座古镇历史的不平凡的品质。
摄制组在重庆磁器口拍摄
      当天的拍摄一直从白天持续到晚上,平凡人深深地触动了我。
      临近中午,我和摄影师正在这条蜿蜒的老街中取景,太阳难得地透过云层,撒下一束光照在两个店铺之间,一个卖龙须酥的摊位上,一位中年妇女穿着干净的白色工服,没有注意到摄影机,专注地垒着装有龙须酥的盒子。可当我们开机时,她消失在那半米的夹缝中。于是我上前沟通,希望她能继续在“取景框”中别走开。她拒绝了,理由是“不好意思嘛。”她的摊位很小,所有物品都依靠背后的阶梯地势层层摆着,却井然有序。摄影师撤掉机位,我仍忍不住频频看她。磁器口店铺密集林立,而她只占一点狭窄的缝隙,那种“讨生活”的不易与智慧并存,让我心生敬意。
      在我们拍摄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棒棒”(挑夫)在街巷中穿梭。他们用一根扁担挑起货物,在烈日照射下爬坡上坎。摄影师是个人高马大的年轻小伙,手持摄像机拍摄时竟然追不上他们的步伐,一转眼“棒棒”就消失在人潮中。他们是把生活重担挑在肩上的人,脚力迅疾,没有丝毫犹豫。
      我曾向一位在磁器口长大的摄影师讨教,该如何拍摄磁器口?他说:“你去找一个老人。就在文昌宫前,有一棵大树,老人的家就在大树底下。我从小听那个老人讲码头上的人和事,他对‘江湖风云’了如指掌。”
      我没有找到那棵树,也没能听那位老爷子侃侃码头传奇。眼前的磁器口游人如织,商家为了招揽生意奇招尽出,我好像走在片场布景中不那么真实。
摄制组在重庆磁器口拍摄
      平凡的人因其平凡似乎显得不值一提,但正是千千万万这些平凡的人,在他们的漫长实践中迸发出来的虽微小但也足够闪亮的火花,成就了一座城,一方土,一个国。
      磁器口已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舞台,市井百态每天在这座古镇里上演着。走在磁器口街头,与一个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行人擦肩而过,此时,作为大型纪录片《嘉陵江》的一名导演,我不禁想起路遥先生说过的话:“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ABOUT US新闻资讯A
公司名称:中央新影国际传媒
办公电话:010-63943203
传  真:010-63943203
邮  箱:xsxszz@zyxygjcm.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1号(西长安街复兴门西段)梅地亚中心写字楼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