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大型3D纪录电影《新三峡》总导演杨书华受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三峡工程坝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在宜昌三峡坝区三峡建设者文化中心举办“江河安澜践初心 大国重器担使命”《新三峡》主题观影活动。400多名来自集团公司党建工作部、工会工作部等单位的职工齐聚现场,以影像为桥,重温三峡工程的世纪辉煌,共抒爱国情怀,传承三峡精神。
““三峡情·中国心”公益观影活动是以大型3D 纪录电影《新三峡》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对口支援感恩回访公益展映活动 。活动计划通过 100 场公益观影活动、100 位公益传播大使,来展示三峡工程的伟大成就,宣传三峡精神、传递爱国情怀。
“此次《新三峡》公益观影走进坝区活动,正是“以影像讲好中国故事、以故事传递爱国热情”的生动实践——作为全景展示三峡新貌的3D纪录电影,《新三峡》通过五组普通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生活点滴变化和感受,来反映三峡工程的伟大成就,传递中国自信,中国创造和中国力量。
“该片汇聚了国内外力量,《阿凡达》视效总监恰克·康米斯基、奥斯卡导演凯斯·梅林等5位国际电影大师加盟,同时得到11位中国院士倾力支持,50余位权威专家领导、百位资深学者及亲历者参与。现已被中宣部国家电影局纳入“人民院线”和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篇目,正在全国热映。通过展现三峡工程的伟大成就和三峡地区的发展变化,弘扬三峡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峡集团流域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陈磊现场致辞:“今天,400余名三峡工程建设者、守护者齐聚一堂,共同观看杨书华导演精心打磨的《新三峡》,在三峡大坝之旁回望来时路,共抒家国情。
“杨书华导演是三峡变迁的忠实记录者,他的镜头里不仅有工程的壮阔,更有三峡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担当。《新三峡》利用世界语言,讲述三峡巨变,为时代留影,替国家存像,用镜头展示“三峡之新、三峡之变、三峡之美”;用鲜活真实的故事,回应社会对三峡的世纪之问、百年之问、生态之问、人权之问、发展之问;并以人文高度、哲学深度、客观角度、公正尺度和人性温度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三峡、客观的三峡、发展的三峡。
“百年追梦、盛世梦圆。运行管理好三峡工程,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是新时代、新三峡的新梦想,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担当和使命。相信今天的影片会让我们在画面中重温奋斗的价值,在光影流转中更深刻地理解肩头的使命。”
“活动现场,影片放映环节引发强烈共鸣。在场职工不时发出赞叹,眼中满是对三峡工程的自豪与对三峡精神的敬意。放映结束后,《新三峡》导演杨书华代表创作组,结合“三峡情·中国心”系列展映的初衷,分享影片幕后故事:
“杨书华说:“今天站在这里,心潮澎湃,无比激动。作为一个三峡的记录者、见证者、守望者和传播者,近30年来很荣幸,见证了三峡,也记录了三峡30年的发展过程。《新三峡》这部作品首先要致敬历史。100多年以来,中国的治水梦想走到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的时候,提出了要修建三峡工程。时光荏苒,一晃一百多年过去了,当时他在《建国方略》的蓝图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我们由衷的感到这个民族的伟大,国家的伟大,这项伟大的工程一路走来,一代代的党和国家领导呕心沥血,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推动三峡工程从论证、陆水湖,葛洲坝到新三峡建成的繁荣景象。才有三峡今天的“新”、“变”、“美”,所以首先我们作为纪录历史的人,怀着深深的敬意,向历史致敬。
“第二个我们要带着作品向三峡工程几十年来的设计者、建设者、十多万特别建设大军,一万多三峡的设计团队的科学家们,向他们致敬。这个工程的成功,很多人付出了他的心血和探索,有些人甚至付出了一生,我觉得纪录历史的人应该带着作品向这些人致敬。
“第三个就是应该向百万移民致敬,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背井离乡,安置在祖国的各个地方,他们为了三峡工程的建设,付出牺牲,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我觉得国家的历史上,人类的历史上应该为他们留下厚重的一笔。
“第四,我觉得要致敬的是在座的这些三峡朋友,是你们作为新时代的三峡人,翻开三峡新的篇章,在新的时代又在重塑三峡新的辉煌。三峡工程成了世界治水史上的标杆,也成了水利史上的一个丰碑。以三峡为起点,我们的清洁能源、水利建设、水电建设突飞猛进,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中国人的自豪,也是在座的各位创新开拓,翻开了新三峡的新篇章,所以我要向你们深深的致敬。
“关于这部作品,我借此机会跟各位汇报,我们6月26号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礼,评价非常高,媒体反响强烈,观众观影也非常踊跃。《新三峡》也已被中宣部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我们想做个主题活动,叫“三峡情·中国心”,今天就是‘三峡情·中国心“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分享会的第一场,我们也希望从三峡这个地方走出去,带着三峡的奉献,三峡精神,三峡自信,三峡创造,把这种三峡精神,做更广、更远的传播。
“电影上映以后,很多专家学者和观众评价这是中国纪录片关于三峡工程,关于三峡的良心之作、诚心之作、匠心之作和典藏之作。我觉得三峡人应该有一种三峡自信,所以我作为一个三峡记录者,我骨子里充满了自信,但这种自信也是通过作品反映了出来。
“上个月,人民日报几乎一个整版版面来介绍评价这部电影,同时,还在美国Facebook,还有Twitter上也大量的推荐这个作品,很多老同志自己走到影院去观看。这部作品为什么这么受关注,大家评价这么好,我觉得它背后有它的文化价值,有它的精神价值。 三峡之新、变、美,它是具体生活在其中的人,参与的人,它的真实感受。所以这次我们做的作品虽然是国家叙事,宏大叙事,但是我们以小见大,以情感人,通过五组小人物的故事和命运,通过他们的这个生活点滴变化和感受,来反映三峡工程的伟大成就,来传递中国自信,中国创造和中国力量。
“我们也希望有机会跟三峡集团和一些国家级的公益机构合作,带着这个片子能够把三峡精神,三峡发展成就,特别是现在三峡的一些新的理念,带着这部电影一起走出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三峡工程的伟大。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我也希望在坐的三峡人,包括我自己,一起开启新三峡新的篇章,再创新三峡新的辉煌。”
“杨书华导演的分享,让现场职工更深刻理解了影片承载的精神意义。在互动交流环节,职工们围绕“三峡情”与影片内容发表了观影感受。
“三峡集团流域管理中心的杨瑞表示: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够在时隔多年,今天在三峡大区再次看到杨书华导演,再次重逢,真的很开心。回想十二年前,您为了筹备《新三峡》七集纪录片,来到我们三峡工地调研的情景,现在是历历在目。刚才我在看这个电影前面的片子和看《新三峡》的电影的时候,流下了两次眼泪,这是我今天流下的两次眼泪。
“作为一名服务三峡工程三十一年的工作人员,看了这部电影,感触良多。这一次“三峡情·中国心”爱国主义主题观影活动,也让在场的老中青三代观影者,这个三代的三峡建设者、运行者看到了我们三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来自三峡集团流域管理中心的一名青年职工表示:“我们现在非常感谢您把我们同胞们,他们所经历的这些场景搬到我们这个大荧幕上,也会给我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对我本人来讲,也是一个心灵上的震撼。今天看完这个片子之后,有一个新的认识。我想这份荣誉应该不单单属于三峡工程,不单单属于为三峡工程所贡献的一些人,同样还属于我们背后的这座山,还有我们这片水,还有我们这座城,还有我们历经百年的三峡梦。谢谢杨导和您的团队为我们带来这部大作。
“三峡集团水运新通道公司的一名职工表示:“您在拍摄过程中也持续了30年,见证了几代三峡人的青春。作为三峡的新人,请您从一个记录导演的角度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有一些青春寄语。 导演杨书华的深情寄语:“我有几句话送给你,你是三峡的新人,也希望新时代,新的三峡,新的三峡人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担使命,开启三峡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未来属于年轻人。
“此次《新三峡》发起的“三峡情·中国心”系列爱国主义展映系列活动,既是剧组践行“用影像传承红色基因”使命的迈出的第一步,也为“传递三峡精神、传播爱国热情”系列展映活动拉开了帷幕。
“目前,《新三峡》正在全国“人民院线”热映,并得到各界好评,观影热情也在不断升温。接下来,剧组将携《新三峡》作品走进更多“三峡情、中国心”主题观影活动现场,让更多人通过影像了解三峡、认知三峡、让三峡精神、三峡自信与爱国热情在更大、更广的范围深入传播、传递。